首页>>诉讼指南>>诉讼指南
诉讼指南

诉讼指南

行政一审案件审理流程图

一、流程图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起诉:准备资料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、诉状正本,并按被告人数提供诉状副本。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、与诉讼请求相关的证据材料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、原、被告诉讼主体资格证明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立    案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送达:诉状副本、举证通知书、权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利义务通知书等法律文书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庭前准备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、证据材料展示、交换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、办理保全、委托司法鉴定、评估、审计等事宜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开庭审理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结    案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归    档 

二、办理时限 

(一)提起行政诉讼应符合以下条件: 

1、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; 

2、有明确的被告; 

3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; 

4、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。 

(二)行政案件的起诉,在收到起诉状及相关材料后七日内决定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。 

(三)立案同时由计算机自动分案到合议庭审判长,由审判长在二日内确定案件承办法官。 

(四)立案后五日内向原告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、权利义务通知书等诉讼文书,向对方当事人送达应诉通知书、起诉状副本和开庭传票等诉讼文书,并向各方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。对方当事人在十日内提交答辩状的,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向原告发送答辩状副本。 

(五)行政案件应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。合议庭在开庭前,应完成审查诉讼材料,调查收集证据等工作。 

(六) 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的,应当在十日内作出移送管辖或驳回管辖权异议的裁定;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,合议庭应当在回避申请提出后五日内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并 通知当事人,申请复议的,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当事人;原告申请停止执行被诉行政行为的,应在申请提出后三十日被作出是否停止执行的裁定;当事人申 请保全证据的,合议庭应当在五日内决定是否保全。 

(七)一审行政案件在立案后四十日内开庭审理,有其他情况需要再次开庭的,依相关规定办理。 

(八)当庭宣判的,应在最后一次开庭后十日内发送裁判文书;定期宣判的,应当在宣判后当即送达裁判文书。 

(九)一审行政案件应当在三个月内审结,有特殊情形需要延长的经报请批准的除外。 

(十)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,应当向上诉人送达交纳上诉费通知书,并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,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,原审人 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。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、答辩状,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卷宗和证据,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。对方当事 人不提交答辩状的,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,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后五日内,将收到的上诉状连同卷宗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。 

上诉人逾期未交纳上诉费用的,应由一审承办人作出说明,并随上诉卷宗一并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,由第二审人民法院审查作出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的裁定书。 

(十一)案件的文字资料和电子资料应在结案后六十日内归档;当事人上诉的,应在二审法院退卷后三十日内归档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技术支持: 建站ABC | 管理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