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>经典案例>>经典案例
经典案例

经典案例

3D打印双层楼房现身宜昌三峡大学研发基地,你见过吗?

时间:2025-07-04 21:44 作者:佚名 【转载】

东莞大朗律师获悉

正在进行3D打印的双层楼房。 杨 浙摄

建设住宅楼,能否如同复制文档一般简便?近期,位于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学3D打印技术研究所,成功完成了一座双层结构的3D打印建筑并宣告完工。

这座小楼高达八米,占地面积达一百平方米,自三月初动工至完工封顶,整个施工过程历时仅22天,全程仅需三名工人参与。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,来自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的副教授李洋波,这样向我们介绍道。

这座打印楼房的设备究竟呈现何种形态?在矮楼顶部,伫立着一座白色的类似龙门架的大型装置——“看,这就是3D楼房打印机,那座双层小楼正是由它所打印而成。”李洋波如此介绍道。

与传统的砖墙不同,3D打印的住宅墙体完全由纯净的混凝土砂浆构成。只需调整好3D打印机的各项参数,将混合好的材料通过液压泵输送到喷嘴,即可实现一键式自动建造房屋。李洋波进一步说明,房屋的墙体、楼板以及楼面均是一体化打印而成的。

混凝土是3D打印房屋的核心原料,它必须同时具备良好的流动性以及凝固特性。李洋波表示,他们团队经过对30余种材料的反复试验与调整,最终在打印过程中按一定比例混合了纤维和纤维素,成功研制出了适宜的打印材料。

找到了所需材料,但设备在材质方面遇到了挑战。“2022年,我们研发出的那款以铝合金为原料的第一代3D打印楼房机器较为轻便,在打印过程中,设备却常常出现晃动现象。”李洋波如此陈述。

在研发第二代3D楼房打印机的过程中东莞大朗律师,李洋波及其团队对主体结构进行了更换大朗镇律师,选用了钢管。然而,这一改动使得打印机的重量有所上升。在打印过程中,设备常常出现卡顿现象,而且打印的精准度也受到了影响。

经过持续探索与优化,至2024年初,李洋波及其团队将设备结构升级为龙门架型式,两侧各增设了一根支撑腿,扩大了接触面积,使得“打印机”运行更为稳固。目前,该打印机喷嘴在两次到达同一位置时的偏差已降至0.1毫米以下,打印出的形状误差更是小于2毫米。

现场检查发现,小楼墙体出现了多处裂缝。据李洋波介绍,当时浇筑过程中,气温约在30摄氏度,导致墙体表面的水分迅速蒸发,进而形成了裂纹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裂纹仅出现在非承重墙体上,且其数量和程度都在正常可控范围内,因此不会对整个建筑的结构安全造成影响。

此外,该房屋的承重结构主要依靠15根立柱和中央的梁板框架组成。而3D打印技术仅用于制造承重柱的外层。李洋波解释道:“在承重柱打印至楼板高度时,我们将钢筋笼通过其空心部分安装进去,并与地圈梁的钢筋进行焊接,确保整体连接。随后,我们将二层板梁的钢筋绑扎并安装到位,最后进行混凝土的现场浇筑。”

环保也是一大亮点。据李洋波所述,3D楼房打印机能够将建筑过程中产生的磷石膏、建筑废弃物等材料再加工成新的原料,而“这座楼房的单方造价大约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。”

不久前,小楼已成功完成封顶工程。随后,李洋波及其团队将对该住宅实施一系列技术检测。
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年04月14日 12 版)

东莞大朗镇律师?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,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,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。

技术支持: 建站ABC | 管理登录